Monday, December 3, 2012

擁抱社交媒體的時尚奢侈品牌(二):淺談社交媒體策略

時尚奢侈品牌的社交媒體行銷,受眾的特性比較複雜,除了要與眾同樂之外,也要照顧好受眾個性化的需求,對於行銷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行銷活動的複雜性相應提高時,針對所有環節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策略,來提高目標的達成率。好比行軍打仗,目標要設定好,進攻路線要策劃好、糧食補給和兵種的選擇也需一早計劃,否則打勝杖是運氣,打敗杖是道理。社交媒體策略,談起來像是虛無縹緲的一件事,可是一旦處理不好,最後效果很可能南轅北轍!時尚奢侈品牌應如何製定社交媒體策略呢?Burberry和 P&G 兩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對於social media strategy擁有不同的看法,間接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

時尚奢侈品牌的社交媒體策略:骨子裡的『媒體』屬性


Burberry 去年在北京的3D Fashion Show,負責的是Burberry的Chief Creative Officer,Christopher Bailey。他說:“Burberry is now as much a media-content company as we are a design company”。還記得 P&G 的Consumer and Market Knowledge Officer, Joan Lewis說過,P&G的社交媒體策略是盡量走進社區,引導群眾參與討論,多聆聽,同時避免成為一間媒體公司。如今,Burberry却持相反的態度,將自己定位為"Media-content Company",以經營媒體的態度來運作。誰對?誰錯?

Burberry的Chief Creative Officer
兩者的分別可能在於 P&G 的經營理念是 "touch the live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nd work to make sure those brands live up to their promise to make everyday life just a little bit better", 重視的是商品的實用性。相反,Burberry這類時尚奢侈品牌,賣的是品牌的歷史、工藝、生活品味,更多注重的是顧客的「心理」、「感受」,而非商品的實用性;在意的是如何創造和值入品牌內涵而不是聆聽。因此,以媒體的手法運作,更能有效的將品牌信息傳遞給受眾。正如Christopher Bailey 而言:“It's SHOW business at the end!”.

因此,社交策略並非一成不變,更加沒有一條standard formula,所用的策略對A公司是補品,對於B公司可能是毒藥,必須因應企業的DNA不同而作出調整。

如何演繹『Media-content Company』和『Show Business』的屬性?


所謂的Show business和Media-content Company,指的是甚麼呢?我認為起碼有以下幾個特性。一、要有豐富的娛樂性(明星、名人等話題是亮點)。二、盡力的炫耀(華麗的影像、高質的裝潢、超美的印刷品等統統不可少)。三、作為夢工場,為大家打造夢想。四、創造潮流,引領潮流。五、發掘和提供獨家和和獨特的內容。

參考過幾個時尚奢侈品牌的市場推廣活動,發現它們的策略或多或少都有這些特點。從戰略上看,它們多數以自家的社交媒體為中心,合縱連橫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將內容、流量,甚至受眾引回自家的社交媒體,壯大自身的社區。

成功打造自媒體的Burberry

Tweetwalk

去年一場秋冬季發佈會,Burberry舉辦了一次令世界為之興奮的「Tweetwalk」,將以往一直是屬於媒體和買手的季度發佈會,一變成為一次所有Burberry fans都能參與的活動。除了不停將現場情況用影像和文字即時發佈到全球Burberry的Tweet帳戶以外,有些內容更是早在模特兒踏出runway之前就已出現在Burberry的自家社交媒體平台上,包括Youtube、Burberry.com、Tweet、Facebook等。更特別的是,他們找來英國人氣攝影師Mike Kus,在Instagram上為活動報導(當然是利用影像),為fans們提供最優秀又獨家的報導。LV在這個活動上,提供最新和獨家的內容給fans,也開創了為不同社交媒體提供不同內容(文字/媒體)的做法,將自媒體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強調視頻(video)運用的時尚奢侈品牌

由於視頻可以充份發揮和表達奢華的感覺,因此時尚奢侈品牌近年利用視頻的情況大大增加。除了作為電視廣告的補充以外,在社交媒體運用方面,也有不少的創新!

FENDI, 提供獨家內容的X-Rated Series


FENDI的Fall 2012-2013 Collection Runway Show採取LV「Tweetalk」一樣的模式,為fans直播這次catwalk。為此,FENDI還弄了一個叫X-Rated 的影片系列,為fans報導所有有關這次Fall 2012-2013 Collection Runway Show的behind-the-scenes故事(包括化妝、髮型、模特兒和衣服等內容等)。例如,請專用的化妝師Peter Philips介紹他如何為這次活動計劃、專用的髮型師Sam McKnight講解如何為模特兒選妝等。不過,所用的社交媒體平台只限Facebook,估計FENDI是想通過這個活動擴大它Facebook粉絲專頁的影響力。

表達華麗形象(奢華生活風)的Dior



Dior的「Secret Garden」影片希望重新喚起大家對這家經典時尚奢侈品牌的興趣,為品牌注入新元素。拍攝地點在La Galeries Des Glaces (Château de Versailles),由荷蘭知名時裝攝影師duo Inez van Lamsweerde and Vinoodh Matadin,加上頂尖模特兒Daria Strokus, Melissa Stasiuk和Xiao Wen Ju In的演出,這支video擁有了一切go viral的元素,加上Dior在它自己的社交媒體(Facebook、Youtube)和它的自家雜誌「DiorMag」上大力宣傳,效果比上一支 「making of」的影片好太多了。

LV利用視頻,引導流量到自媒體「New, Now」雜誌


LV去年開始,開始利用影片吸引Facebook 的fans到它的「New, Now」雜誌閱讀更多有關品牌和產品的資訊。還依稀記得第一支影片是它的鞋類系列『Walking in Fabrizio Viti’s Shoes』,以LV鞋類主管Fabrizio Viti自3歲開始收集的娃娃喜好和LV的鞋類作為引子,吸引fans到「New, Now」了解更多Fabrizio Viti和LV鞋類的故事。
Hugo Boss,時裝秀視頻同步,提供fans獨有的體驗



自從去年Burberry在北京那場真實與虛幻合二為一的時裝秀後,大型立體時裝秀彷彿已成潮流。HUGO BOSS今年5月份也在北京做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時裝秀。這次Hugo Boss以3D做為賣點,視頻上的fans可以通過3D眼睛,欣賞現場觀眾欣賞不到的3D效果。當然少不了各種behind-the-scences的故事(似乎已成必備的內容),同步在Hugo Boss的社交媒體平台發佈。另外,品牌亞洲區代言人周潤發(著名演員)的壓軸出現更為這場乎秀創造不少話題!

未來發展:Social Enterprise? 



Burberry CEO Angela Ahrendts在2011年的Dreamforce 2011 Opening Day Keynote時談到Customer and Product Social Networks以及Social Enterprise這個概念。她說:「You have to be totally connected with everyone who touches your brand.」,讓顧客無論從那裡接觸到Burberry,對於品牌都有相同的“feeling”,利用科技整合Burberry的活動、社交媒體、銷售,打造有共同願境的Burberry World,將社交媒體也放進企業發展的藍圖裡。這是我目前見過比較具遠景的策略思維。她甚至強調:「You have to create a Social Enterprise today. You have to. If you don’t do that, I don’t know what your business model is in 5 years."」

Burberry近年的業績:零售部份越來越高(至2012年3月底的數據)



Burberry 121 Regent Street Wonderstore

明年Burberry將Social Enterprise這種信念進一步發揚光大,明年夏季將在倫敦121 Regent Street落成一座可以將online和offline結合的一家超級旗艦店(Burberry World Live Flagship),也即他們所謂的「Customer 360’s Puzzle」策略,即fans們可以Opt-in,讓Burberry了解他們的購物歷史、喜好、甚至在社交媒體的動向的。如此一來,銷售人員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掌握在場顧客的資料。如同Burberry的Chief Creative Officer, Christopher Bailey所言,這家店” seamlessly merges the physical and digital, bringing Burberry.com to life”,我相信這是時尚奢侈品牌未來社交媒體的方向!

延伸閱讀:

Monday, October 22, 2012

擁抱社交媒體的時尚奢侈品牌(一)

奢侈品和普通商品的不同在於奢侈品賣的是設計、品味、生活態度、質量以及品牌的歷史,缺一不可。

各類時尚奢侈品牌
時尚奢侈品之所以奢侈,因為這些品牌的建立不易,並不是單靠單有錢就可成事。你可以用錢買媒體曝光、請明星代言,但可以買得人們的傾慕嗎?你可以用一流的材 料,但可以創造出優雅的品味嗎?你可以花大錢僱用一流的設計師,但能確保和品牌內涵的有機整合嗎?以上種種可能花大錢、花精力也能達成,但是你能超越時 空,為品牌「創造、沉澱」出上百年與時並進 的時尚品味嗎?

時間是偷不來的,因此,時尚奢侈品注定是有溢價的,也只有付得起價錢的人們才有資格擁有。所以奢侈品的顧客從來都是高收 入、有品味的少眾。這和社交媒體以target最大受眾為目的不同。但是為甚麼這些時尚奢侈品牌對於社交媒體的使用最早、投入最大,而且種類(不同平台) 也最多呢?或者「The Cult of the Luxury Brand」一書兩位作者Paul Husband和Radha Chadha對時尚奢侈品牌在亞洲發展的觀察,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缐索。

By Paul Husband和Radha Chadha
他們親身對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考察,與一 百五十多個業內人士進行訪談,探索了時尚奢侈品在亞洲巿場狂熱背後的社會根源。根據他們的觀察,奢侈品牌的受眾已經從高收入、有品味一族擴大到打工一族。 他們紛紛通過這些名牌多年經營的一套完整的社會標識體系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通過穿戴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和社會階層 (“Luxury brands are a modern set of symbols that Asians are wearing to redefine their identity and social position.”)。人們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累積財富,從職場上提升自己所在的社會階層。這些努力和成果是可以「穿戴」在身上,向其他人展示的。這 種行為的前提是:其他人(大眾)必須也很清楚這套標籤背後的故事。品牌的工作就是盡量將這種認知『大眾化』。

擁抱社交媒體=接觸群眾


L2 100 Fashion 品牌在社交媒體的表現
時尚奢侈品牌和社交媒體看起來好像沒有甚麼互補的地方。一個講究個性化,只針對少數有身份、有消費力的群眾;一個講求盡量接觸群眾,注重的是量和touch points。為甚麼這些品牌對於社交媒體作大量的投入,不少還是early adopters?而且它們很多還願意作多形式、多渠道的嘗試。我覺得和這些品牌願意花大錢打「黃金時間」電視廣告的原理是一樣。看廣告的觀眾有多數可以花得起錢買這些奢侈品牌?估計不多!但是不少買這些品牌求的是一份優越感、一個「有品味」的標籤。如果大眾都不認識這些品牌,他們如何炫耀?所以黃金時間的電視廣告在時尚品牌的營銷策略中有著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必不可少』!如果將這個觀念套到社交媒體上,大家就比較容易明白為甚麼它們要大量、而且持續不停的對社交媒體的投入。因為只有掌握好這些平台的特性、溝通方法(炫耀方法?),盡量多建touch points,以word of mouth的形式來向大眾灌輸品牌的『內涵』,品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時尚奢侈品牌『內涵』的建立



時尚奢侈品牌的內涵值入,離不開如何做一個有品味的人。如何為之有品味的人呢?以Swarovski最近"Kingdom of Jewels"宣傳活動為例,Swarovski在不同國家邀請當地一些"Trendsetter"和"Lifestyle"的博客為他們的city guide撰寫文章,內容則圍繞著他們對於當地文化(culture)、音樂(music)、時裝(fashion)和夜生活(nightlife)的介紹。Hum...可能這些範圍就是生活品味吧~ 有生活品味的人才懂得欣賞時尚奢侈品牌,而這些品牌也同樣依靠值入這些生活品味的內涵來為品牌增值,賺取溢價。(不知道為何,Louis Vuitton有一系列城市的Digital City Guide,而Hugo Boss英國也利用London City Guide來和顧客互動。是不是這類類似Time Out的city guide,剛好是品牌內涵的最佳「載體」?)

LVMH的Amble iPhone App,針對喜歡旅行的fans


這類的值入可以通過幾種手法,最普遍的做法是通過專屬的雜誌 、頻道,甚至專營的社區(community)來達至。LVMH做了一本online magazine "Nowness"來宣揚它的生活態度,而且出了一個Amble的iPhone App,將內容延伸至mobile users;D&G也有一本叫 "Swide"的luxury magazine結合生活、明星、時裝、旅行、食物等題材。而BMW Mini 則經營了Mini Space, Creative Use of Space, 來結合urban culture、art、design、music、sport等題材,另外也介紹和報導有關的品牌活動,而登入社區的方式則是利用各人的Facebook帳號。


如何在線上提供"專屬"內容/Offering?

在處理時尚奢侈品牌的社交媒體時,其中一個矛盾是:時尚奢侈品牌的真正顧客是少眾,所謂『尊貴』的VIP顧客,要求的是『Exclusivity』(無論是內容還是offer);但是,社交媒體的傳遞邏輯以『Accessibility』為主,注重傳遞途徑的有效性和即時性,對於所傳遞的個體是一視同仁的。品牌如何解決這種矛盾?

Mercedes Benz的Generation Benz會員社區
Swarovski的Crystal Society會員社區
大部份的品牌選擇開拓自己的會員系列,讓購買了商品的顧客成為會員。Mercedes Benz設有Generation Benz會員社區,除了提供討論區讓會員之前互相討論之外,也有Mercedes Benz的最新商品活動信息,會員也可以有機會受邀出席特別的member-only活動。Swarovski的Crystal Society會員社區(今年已經是第25年了)則更進一步!成為會員以後,不單只可以瀏覽只供會員的資訊、得到一些小禮品外,最重要的是Swarovski 每年都有一些商品只供會員購買,而這些商品也會在零售店和媒體上看到。以2012年為例,Swarovski就有兩款exclusive models, SCS Watch Piazza grande Quartz 和SCS Watch Piazza讓會員選購,真正做到提供Exclusivity給顧客!

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Berenice Marlohe代言Kingdom of Jewels

100 Jewels with unique digital code
線上和零售點的結合:在線上取得初步成功後,不少品牌已經開始思考不只在線上宣傳商品、教育顧客和提高知名度,而是真正的將這些social buzz引導到線下,結合零售店,又或者直接在線上銷售。這部份的策略,大家各有不同,各施各法。以Swarovski最近的"Kingdom of Jewels"活動為例,它將活動的重心放在www.kingdomof Jewels.com這個mini-website上,所有city guides的文章都放在這個mini-website,fans可以在那裡瀏覽到Kingdom of Jewels的商品資訊和充滿生活品味的城市導覽。

不過,每個城市只有100位親身到臨Swarovski零售店的顧客才能得到一顆刻有該城市名稱的"jewel",和一組進入mini-website的密碼,瀏覽「獨家」為他們準備的內容。Online結合Offline,增進了顧客在Swarovski零售店的shopping experience。這種結合,照顧了大眾,也提供了exclusivity給顧客,值得一讚!更值得欣賞的是,Kingdom of Jewels的model找來十一月份有份演出James Bone新系列電影"James Bond, SKYFALL"的Berenice Marlohe,時間剛好在Kingdom of Jewels的線上活動之後,應該可以借James Bond的名氣,進一步提高Kingdom of Jewels系列的知名度。

Yoox.com專營時尚奢侈品的線上銷售
線上銷售:另外一些時尚奢侈品牌嘗試線上銷售,希望將social buzz轉化為銷售。不論它們是自己做(像Louis Vuitton),或交給一些專門做時尚奢侈品牌的線上商店﹝像Yoox.com﹞,所面對的問題都是一樣:如何在線上銷售中為顧客帶來時尚奢侈品牌的 shopping experience?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除了銷售的營運以外、線上商店的layout、結構、流程、客服都和一般的要求不同(有興趣可以參考我這篇 時尚品牌背後的電子商務企業),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商店結合社交網站,或大量利用social plug-ins或採用Pinterest-liked的介面己經是大勢所趨!

延伸閱讀: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人人做老板:巴西 Magazine Luiza的個人化Facebook商店


相信不少人都想過創業,但是大部份人都因缺乏胆色、資金或怕麻煩等不同的原因,最後都不了了之.巴西零售商Magazine Luiza想出一個點子,讓所有希望創業的人仕,以一個快捷、零成本的方法一嘗創業滋味!不過,特別的是,創業商店是建立在創業者個人的Facebook上,變相由WOM的方式來推銷商品,做法值得一讚!

Magazine Luiza的Online Store


Magazine Luiza 的Facebook商店

以下是整個活動的操作方法:
  • 利用Facebook Tab "Magazine Voce",連結Magazine Luiza的Facebook 商店
  • 每個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 Magazine Luiza Facebook商店.例如:剛生完小孩的媽媽可以將奶粉、嬰兒用品加到商店.喜歡運動的朋友,可以選擇加進運動器械、跑鞋等.
  • 為了鼓勵大家宣傳自己的 Magazine Luiza Facebook商店,Magazine Luiza將銷售的一部份金額回饋給設立商店的fans.根據 Magazine Luiza的 eMarketing Director, Frederico Trajano,每一宗交易中,店主可以獲得2.5-4.5%的佣金收入.如此一來,大家更願意為自己商店裡的商品宣傳,種下促銷的誘因.
  • 商品賣了以後,如何收錢?如何送貨呢?這兩個部份由Magazine Luiza負責,online payment的infrastructure都由Magazine Luiza處理.開店的朋友不用擔心,可以專心宣傳.
  • 因為Magazine Luiza Facebook商店是和Facebook連結一起,所以看得到你商店的都是朋友或家人(除非你將privacy setting設成公開).而且,Magazine Luiza還將巴西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Orkut整合進來,店主可以通過Orkut,將信訊發文送到朋友圈中.利用朋友的網絡推廣產品,成效當然不錯,怪不得人人都爭相開店.



喜愛社交媒體的巴西人
 
個人化的Facebook 商店這個idea不錯,吸引了不少人嘗試開店!不過,巴西人們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也是這個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

巴西的E-Commerce情況  


根據Mckinsey最近一篇文章"Where is the e-commerce market going?"透露巴西更是全世界Twitter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巴西人非常接受社交媒體,87%的巴西人使用至少一個社交媒體平台,遠高過70%的世界平均值.另外,在巴西的上網人口中,將近30%的人會"follow"零售商,以定期取得折扣或促銷等信息,比起英國的12%,高出超過一倍.怪不得Magazine Luiza會想到這一招!

Facebook 來自新興市場的Revenue高速增長
Facebook各市場的活躍情況
最後,我們再看看Facebook最近的年報,新興市場無論是Daily active users或Revenue都處於一個急速上升的趨勢, 甚至比起亞洲的增長率還要高.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來自新興市場(例如巴西)的F-Commerce案例.非常期待!
延伸閱讀

Saturday, August 4, 2012

Xbox X Taco Bell:參加者需要懂「計算」的宣傳活動!

最近看到加拿大的Taco Bell 和 Microsoft XBox 一起合作宣傳,有趣的是參加者必需答對一條數學題才能參加抽獎.為甚麼呢? 

活動內容

凡在加拿大Taco Bell購買Supreme®系列的食品,可以得到一張擦擦卡.擁有XBox的朋友,只需將上面的一組號碼輸入XBox Live,就能直接參與遊戲,有機會羸得限量版的Taco Bell XBox.而還沒有XBox的朋友,可以到http://tacobell.xboxpromo.ca/上登記,進行遊戲.這個活動看起來很普通,具體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利用Facebook Tab,將活動分享給朋友
活動目的: 
  • Microsoft XBox 360:增加XBox 360的曝光率,吸引青年男性的購買慾 
  • Taco Bell:增加顧客對特定產品的消費,鼓勵重複消費 
輸入PIN,贏取大獎

操作手法: 
  • 受眾的選擇:這次的宣傳對象是18-15歲的青年男性,而快餐連銷的受眾大部份是年青人,很適合.這類快餐連銷 全年都有針對不同性別的宣傳活動.例如針對女性消費者的Hello Kitty推廣等,不會引起針對某種性別做宣傳的負面評論.
  • 不間斷的抽獎,保持熱度:這次活動分九段時間舉行,每一段時間有大大小小的獎品.而每人每一段時間可以參與一次抽獎.當然,一組號碼只能玩一次.想玩,還是要消費.只不過,每個時段都提供贏的希望.贏不了大獎,贏小獎的機會也不少,因為整個活動有多達12000個獎項.如果甚麼獎也拿不到,至少還有一張價值US$9.99 的雙人份Spicy Chicken Crunchwrap coupon可以用.鼓勵重複消費之餘,也照顧到用戶參與的積極性.
  • 緊扣宣傳主題,結合虛疑裝備:Xbox的獎項部份,除了限量的Taco Bell XBox 360、"Halo 4"Xbox遊戲以外,也送Xbox Live Points,可以在 Xbox的marketplace上購買東西.對於game迷具有一家的吸引力.而Taco Bell的fans,則可以在他們的Avatars上加一些Taco Bell的虛擬裝備,或者通過Xbox Live 送虛擬的Burritos給朋友.如此一來,在遊戲的世界,就可以發揮應有的Viral Effect,將消息帶給Xbox的玩家.比起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來傳播,來得更直接、更能針對目標受眾!


非懂不可的數學題:

到這裡,一切看起來很make sense.可是整個活動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除了需要輸入號碼(PIN)以外,在參加抽獎以前還要於一分鐘內回答一條加減乘除的數學題(例如:10乘5加50除以10減20),而微軟美其名為「Microsoft Skill Test」.答錯了也就沒法參加抽獎,而該號碼也會作廢.要再玩?只好再次消費!

莫非...是想增加難度,「迫」參加者重複消費?一般的抽獎活動,目的是鼓勵更多的人消費、參與,得獎的機率可以由電腦控制以掌控成本.應該不會多此一舉加入算數題減少消費者得獎的機會率.難道...懂基本加減乘除運算的人才是Xbox的目標受眾?真的有點奇怪.我在想,如果不是計算題,而是加入一些和品牌或與是次活動有關的題目,不是更適合嗎? 目前我暫時找不到對此有關的說法或解釋,而活動要到9月份才結束,到時再看看有沒有對這方面的相關評論.

延伸閱讀:

    Monday, July 16, 2012

    零售商的新機會:GEO + LBS + Social


    不知不覺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發文了,一直都在忙呀忙,根本沒有時間將一些想法和最近吸收的知識沉澱下來.剩最近比較有空,跟進一下Geo-Fencing這個移動互聯網概念.

    如今不少零售商的social media marketing活動都會鼓勵用戶check-In,和朋友分享,然後送點優惠(折扣或小禮品等).以品牌的角度,這種做法在創造口碑方面效果的確不錯.但是在招攬顧客方面却建樹不大.因為根據經驗,大部份check-in的是那些已經在店裡的用戶,他們憑著店裡的poster或宣傳品知道有打卡的活動.對於店家而言,這類活動value-added的更多是宣傳上的價值,而不是創造銷售.如果要量度 ROI,不一定合格.

    有經驗的markters可能會說,除了check-in之外,我們還可以用Location-based SMS 來推廣啊?!的確沒錯,但是最近廣播事務管理局已經在收緊用戶私隱條例,不少電訊營運商都相繼取消相關的服務,非常可惜!如果活動只能針對品牌自己的用戶,一來用戶基礎小,作用不大;二來,變相是一種retention的活動,意義不大.記得去年提過一種叫gen-fencing的技術,特別適合零售商.一年過去了,市場對於這類應用的接受度又更進一步,玩法也有不少改變,是時候回顧和總結一下這一年的發展.

    甚麼是 Geo-Fencing ?

    Source :WSJ Research
    Geo-Fence其實並不是甚麼新的概念.根據維基的解釋:

    A geo-fence is a virtual perimeter for a real-world geographic area. A geo-fence could be dynamically generated—as in a radius around a store or point location. Or a geo-fence can be a predefined set of boundaries, like school attendance zones or neighborhood boundaries. Custom-digitized geofences are also in use.

    即是說,geo-fence可以由我們自由定義,以對應真實世界的地埋位置.不少LBS的應用已經有在運用這個技術(例如在定位check-in位置時,或是推薦附近的商店時).將這個技術進一步利用,加上push technology,就是這一兩年在講的Geo-fencing technology了.

    Geo-fencing的案例

    回顧(一): 「Shopkick」的push message、會員、存積分、換禮品模式

    去年寫過一篇文章,關於一家做的比較成功的公司-Shopkick的應用.當時我覺得它的模式不錯,比起Foursquare的單向推送更能促進零售商的銷售.一年過後,它的客戶的確增長了不少,口碑也很不錯.根據報導,2011年為客戶們帶來US110 million的銷售額.可惜的是目前這種做法還是未能普及(目前Shopkick大約有40個客戶,大部份是美國的百貨公司).總結原因,一來是它需要加裝硬件(主要針對店內的LBS),在推廣和執行需要更大的力度.二來,它自成一個系統,和其他網絡互不相通,用戶基礎太窄.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這裡回顧 (Shopkick: 比Foursquare更好的LBS App)


    回顧 (二):Placecast 的Opt-in、 推送模式 

    去年也介紹過另一家公司-Placecast,它的解決方案是不需要裝硬件,利用電訊商的發射站來確定geo-fence的範圍,免却安裝和維護硬件的困難.顧客只須要opt-in(接受)商家的推送信息而已.一年過去,Placecast也找到它的生存之道.排除了自有App的模式,它轉戰白盒模式(white labeling),也即是將shopalerts的技術授權給商家自己開發的App,它則負責提供支援、整合以及加入支付功能. 雖然用戶基礎還是很窄,一樣沒法普及,可是它走的是B2B的模式,用戶基礎的多與少已經不是它關心的事了,重要的是有多少零售商接受GEO+LBS的推廣方法.只要有足夠的零售商開發自己的App,它就有機會做大.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這裡回顧(移動營銷:零售業的”推”手

    總結這些應用,問題總是出在用戶基礎太窄.如果geo-fencing能結合擁有大量用戶的LBS App(例如Foursquare),效果如何?加上社交媒體的傳播又如何?近期看到幾個很不錯的案例,選了其中兩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和十家分享.

    GEO + LBS + Social 的最新案例

    街旁:Cross Over 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 新浪微博

    街旁是一家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應用(App),於2010年5月投入市場,主要市場在中國大陸,如今已擁有300萬個用戶、400個合作品牌以及超過9000家的本地合作商戶.和Foursquare一樣,早期以check-in、領徽章、做地主為主,近期已經發展到利用geo-fencing將商家活動的信息push給地理位置附近的用戶.



    六月份,它和馬莎中國合作,為新開幕的上海淮海金鐘旗艦店作推廣活動.操作如下:
    1. 推出【MS馬莎】徽章:在打卡並同步發佈新浪微博,就可以獲得【MS馬莎】徽章,憑著徽章到店內可以領取一個特別版英倫購物袋和實物徽章一個
    2. 打卡和同步發佈新浪微博的時侯,同時將在店內拍攝到的照片上載到街旁,可以有機會獲得英倫巴士的餅乾車作為獎勵

    內容方面,這次活動結合倫敦奧運(英倫)的題材,扣緊M&S的背景(來自英國的百貨公司),加上充滿英倫風(米字旗)的獎品,完美地演繹這個活動.操作方面,利用街旁LBS的特色,將人流(尤其青年人)吸引到店裡.然後藉著同步新浪微博的做法,很大程度地擴大受眾的基礎,操作的邏輯性強,有sense!不過,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街旁能夠利用「地點廣告推送」,將活動信息push到在淮海金鐘旗艦店附近的街旁用戶.如此一來,目標更精確,轉化率(成功率)也更高.試想一下,上海其實很大...如果將信息push給較遠地方的用戶,他們參與的機會率大嗎?(起碼坐半個小時車...I doubt!)

    Foursquare : Cross Over Time Out New York + Twitter

    Time Out是英國倫敦的一家出版公司,以出版城市生活指南為主,
    Time Out New York是其中一本非常受歡迎的刊物,除了飲食消閑的信息以外,也邀請了不少在紐約生活的作家或媒體人士撰稿.
    Foursquare和它合作推出 ”real-time online scoreboard”,每次用戶為「Top 50 recommended New York activities」名單中的活動提供建議(tips)會得到分數,每週最高分數的三位用戶會被登在Time Out New York指南上.操作如下:
    1. Foursquare將Time Out New York的Top 50 recommended New York activities」做成一個Tip list.
    2. 用戶打卡並 提供建議,可以獲得積分.積分榜(leaderboard)會放上Time Out New York的網站上
    3. 用戶在Tip list的商戶打卡超過三次就可以得到獨有的"King of New York"徽章 
    4. 如果用戶將他們的Foursquare帳戶連結Twitter的帳戶,每個星期最高分數的三位用戶會被登在Time Out New York指南上
    5. 藉著Foursquare的「Radar」技術,可以根據用戶自己的To-Do-List或者在「Top 50 recommended New York activities」Tip list的地點,將有關信息推送給用戶
    不少人看好去年被大事宣傳的Radar功能,可是Foursquare一直宣稱沒有打算將它商業化(monetize)的計劃.不過,隨著Jonathan Crowley, Foursquare的Director of Media Partnership最近表示說Radar很適合一些”with city-specific content”的媒體;加上Apple Inc前iAd主管, Steven Rosenblatt最近去Foursquare當Chief Revenue Officer.是不是解封在即?值得留意.
    延伸閱讀:

    Thursday, May 31, 2012

    Facebook的『PUSH式』Vs Google 的『PULL式』廣告商業模式


    最近本來應SocialBeta Puting之邀只是寫一些關於Facebook廣告的文章,但最近看到網上不少朋友在討論General Motors取消了大部份原本打算在Facebook上的廣告.又見到不少朋友在引用GoogleFacebookCTR來作比較(Wordstream),從而引證Facebook的廣告效率不高.因此我打算在談Facebook廣告的同時,也談一下Facebook廣告和Google廣告的不同.兩者在廣告上的模式其實很不一樣,如果直接作比較,對雙方都不公平.


    Google的廣告以Adword為主、以關鍵字(Keyword)搜索為主,使用者在搜尋引擎上打關鍵字搜索資料時,如果打的關鍵字 “match” 廣告商所bid的關鍵字時,廣告自然出現.這個模式要成功,前提是:用戶已經『有』需求,而且已經『主動』在搜尋引擎上搜索資料.在這個時候,利用Keyword的打廣告,自然CTR比較高.而且,用戶必須在使用Google這個搜索平臺.

    但是,Facebook的模式並不一樣,它並不是用關鍵字來『match』使用者的需求.反之,它是利用粉絲基本屬性、粉絲頁(Page)和粉絲的興趣(Interest)來找出潛在的用戶群.廣告商在打廣告時,用戶不一定在當時對廣告的商品或服務有即時的需求,但是Facebook將他們有興趣的廣告『Push』給他們.因此FacebookCTR理論上是應比Google的低(實際上也真的差比較遠).但是如果細心看Click/Connection比率,Facebook的廣告比起在Google打廣告的轉化率又比較出色.尤其是在招募粉絲頁的粉絲時,效果特別出色!相反,利用GoogleAdword去招攬Facebook的粉絲,成效比Facebook廣告也差不少.反正,兩個平臺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效果主要還是看廣告商的策略如何制定.

    下面談談Facebook的廣告系統:

    Facebook的『自助式』廣告下單系統

    不同的活動(campaign) 、不同的時段、不同的預算
    Facebook的廣告下單基本是自助式的.由選擇受眾開始,一步一步帶引客戶設定一系列的參數,包括:受眾年齡、性別、國家、婚姻狀況、興趣以及預算等等,非常方便.一來,客戶覺得安心.二來,客戶不會被一些服務人員卡在門外.談到這裡,不得不講一講最近的遭遇.我想幫一位客戶在大眾點評下廣告(城市通和優惠卷),由於不認識他們的人員,所以根據網上的指引發了電郵給他們.等了一個禮拜以後(他們承諾4天內回復),想一想不對勁,所以打電話到他們的總公司.總機人員服務很好,幫我傳遞了信息.過了34天後,仍然音訊全無,只好再打到他們總機.總機的女同志人也很熱心,幫我又傳遞了信息.很快的一位客服人員把我加入她的QQ好友,問了我一些問題,然後我問她甚麼時間有回復,她要我再等等.如此反反復復又過了34天,我找到這位客服,不過她這次的回復是『上面沒有回復』,她也沒有辦法.如今,一個多個月過去以後,依然音訊全無.我在想,大眾點評因為人為的問題,到底損失了多少機會和營業額?Facebook明顯的沒有這種人為的錯失!全自助式的的系統,照顧了中小企缺乏廣告代理(仲介)的情況.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制定廣告預算和受眾群體.

    大額小額無任歡迎

    Facebook的廣告預算,並沒有所謂的最低消費.系統讓廣告商通過設立活動(campaign)和每天的廣告預算(Daily Budget)來控制預算.每一個campaign,可以設定多個受眾群以達到最佳的廣告效果.而且,廣告商還可以通過設立A/B  campaign來測試那一個廣告(包括圖片、文案)比較受歡迎、點擊率比較高,從而隨時調整廣告內容.

    自由定義『受眾群』

    對於受眾的設定,Facebook提供了幾個方式:一、Demographic,也即受眾的基本屬性,包括年齡、性別、所在國家等.二、粉絲頁(Page).三、興趣的Tag,每個用戶在開設Facebook時都可以設定自己的興趣,包括宗教、喜歡的事情(e.g.旅遊、電影、閱讀等)、喜歡的品牌等.


    喜歡Lady GaGa的受眾群

    Facebook會根據你設定的受眾條件,運算出目標受眾群的人數,然後根據你選擇的廣告方式(CPM/CPC)給出建議費用的範圍.以Lady GaGa為例來作簡單的說明:在美國加州喜歡Lady GaGa的女性約有15萬人,而加入英國以後,喜歡Lady GaGa的女性人數大幅增加到近2百多萬人.如此一來,如果廣告商想針對喜歡Lady GaGa這類表演或歌手的受眾打廣告時,對於受眾群的人數就有了大概的瞭解.假設產品是能量飲品(類似Red Bull一類的飲品)的話,還可以進一步針對喜歡運動(#sport)和冒險(#adventure)Facebook用戶

    即時資料,即時跟進

    個別活動(campaign)的資料

    雖然說在設等完受眾條件、活動和預算後,只需提供信用卡資料就可以開始運作了,不過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廣告商除可以通過系統瞭解到每天新增/減少的粉絲數目、從那裡來、粉絲的基本屬性(年齡/性別/國家等)以外,還可以看到每個活動(campaign)所能接觸(reach)到的人數、點擊率和轉化率(Click/Action),以便隨時更改策略.而且,Facebook 的系統還容許廣告商隨時暫停或取消已經設定的活動以及更改每天的廣告預算.如此一來,廣告商可以更靈活的運用手上的預算.

    Facebook Ad Vs Google Ad的比較(By WordStream)


    Facebook vs. Google Display Advertising - Comparing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dvertising venues. [INFOGRAPHIC]
    © 2012 WordStream, Inc., a PPC and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tools company.

    延伸閱讀:
     

    Wednesday, April 25, 2012

    Gamification在企業社交媒體策略的應用

    很多企業正在傷腦筋如何增加和促進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時,Gamification(遊戲化)為企業們帶大一絲希望.其實在互聯網界,Gamification已經不是甚麼新鮮的東西.它在去年曾經一度造成一股潮流,很多程序都紛紛加入不少Gamification的元素.

    甚麼是Gamification?

     遊戲化公司Badgeville

    社交媒體界已經出現了一些專門做Gamification的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網站的社交遊戲化就是交給一家專門做gamification的公司-Badgeville負責.它連名字也起得和Farmville系列非常相似, 很有遊戲的感覺.對遊戲化,它有一套獨特的見解:『Gamification,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owerful behavior motivating techniques from traditional games to non-game experiences,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digital loyalty.』.也即利用遊戲設計的方式來促進客戶和品牌的互動、對話和維繫忠誠度.Digital loyalty...實在是一針見血!
    Gamification = 吸引習慣遊戲的Fans?
    在如今充滿KPI的社交媒體時代,fans的數目肯定是排在KPI的第一位.不過,也難怪品牌的市務人員這樣要求.一來,沒有一定的fans基礎,其他社交媒體活動就缺乏有效的載體,也沒有乘數效應.二來,fans的數目相當於品牌的『網上面子』.除了和競爭對手比較之外,公司內部可以也需要一些『交代』.雖然如此,我一向不主張買fans!這些fans,不是真人、沒有價值取向、沒有互動能力,只是一堆數字,對品牌有害無益.如此一來,面對市場的需求和競爭,如何在短期內爭取到大量fans呢?品牌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打廣告、可以提供折扣和優惠、也可以提供獨家的內容等.而近年的趨勢是『玩遊戲』!

    你可以問,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品牌不是應該以經營認同自己價值或喜歡自己產品的fans為重點嗎?吸引這些以玩遊戲為目的的fans有何用?的確,這是一個問題.但是那些被折扣和優惠吸引的fans又如何?難到這些fans也不重要嗎?問題是有,但是先要認清一點的是和社會一樣,fans community是由不同的fans所組成,重點是我們想要吸引的fans的比例,不適宜拒絕某一類的fans,也不應該過份迷戀某一類的fans,而且不要忘記這些fans也有朋友,他們的viral effect也不容小覤!到底品牌是如何將gamification整合到自己的平台(包括網站、社交媒體等等)呢?

    兩個Gamification案例

    雖然留意到不少企業(NBC的Fans It!平台)和社交媒體平台(Foursquare)在設計的時候都充分考慮到利用gamification來和用戶互動、鼓勵他們重複到訪和留言、加入social plug-ins等,但是直到最近才看到一些富有創意的例子.

    SAMSUNG - SAMSUNG NATION

    SAMSUNG將它的social loyalty program (傳統loyalty program的升級版,加入社交元素)Samsung Nation 和網站 samsung.com 加以整合.用戶可以通過探訪網站、評價產品、看視頻、參與Q&A部份等活動贏取bages(炫耀)、賺取積分(換取優惠)和提升用戶升級(網上social status)等.而整個過程是透明的,用戶除了可以看到其他同戶在做甚麼,當他們參與「任務」時,他們的朋友也會被通知,相當於在玩網頁版的MMORPG.



    社交媒體化的Samsung Nation(Loyalty Program)

    擁有個人化戶口和社區透明性

    用禮物來激勵用戶的參與
     
    Samsung Nation做得不錯,成功利用遊戲化達到和客戶有效的互動,而且也能緊扣主題,提高網站的瀏覽量、增加用戶對產品的了解度、鼓勵用戶發表意見以及分享給朋友.可是我有一這問題一直沒法找到答案.就是,這些參與的客戶,到底是在玩遊戲還喜歡『遊戲式』的互動?當中的呎吋如何掌握?


    RECYCLEBANK



    Recyclebank成立於2004年,由Patrick K. FitzGerald 和 Ron Gonen發起,主要以兩個費城社區為試點,利用回收與循環再造的獎勵項目.之後,這個idea成功被很多人接受,並和美國很多州市建立了夥伴關係.目前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市,在費城和倫敦都設有辦事處.

    它是通過遊戲平台,教育人們有關各項環保的知識(包括: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減少水的使用、鼓勵環保行為,例如:步行上班等等),同時獎勵(“Learn and Earn” )這些自願接受教育的人們一些reward points.人們可以參與不同的教育遊戲,增進自己環保知識之餘,也可以賺些reward points,以換取不同的禮物和獎品.




    很多大企業都在談社會責任(CSR),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企業對社會盡一份力,也可通過這個平台建立起環保的形象.在上面我看到不少企業的參與!我嘗試過幾個不同的遊戲,以下是洗髮水PANTENE所贊助的遊戲,通過這遊戲了解到原來PANTENE的瓶子是用甘蔗製作的,非常環保.
    升級挑戰更多問題


    Matching 遊戲

    領積分
    各種不同的獎勵

    Gamification(遊戲化)的確是增強人們對平台的粘性的一個捷徑.無論整合到網站也好、社交平台也好,當中,獎勵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沒有了獎勵,遊戲化還剩下甚麼?兩個例子中,Recyclebank做的相當不錯!起碼,在玩過之後獲得一些環保知識.而品牌商也成功『植入』環保形象,達到雙贏.可是,如此優秀的內容是需要不少時間和金錢去經營的,在如今速食的文化中,有多少品牌會投入如此心思來打造這些內容?除了大品牌以外,應該很難負擔得起.Samsung Nation的做法,表面上也非常成功.不過,我還是懷疑它的真正成效.....這些參與的客戶,到底是在玩遊戲還喜歡『遊戲式』的互動?希望有一天Samsung Electronics可以公佈多一點資料,讓我們有機會好好學習~

    Sunday, April 8, 2012

    全新Facebook Page:粉絲資料透明化

    當3月30日所有Facebook Page都被迫轉成Timeline版本以後,品牌之間在社交媒體上的競爭又被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因為因應內容雜誌化的改變,不但內容的選擇、溝通的語氣(包括語調)要更有針對性,連如何利用圖像來促進溝通也需求照顧到,整個經營fans community的手法也需跟著提升.不但如此,Facebook看來有意漸漸將Page的資訊透明化.因此,品牌在社交媒體經營方面會遇到更多的挑戰.

    管理社群的4C原則

    資訊透明化

    現在這個版本,任何人在Page點撃Like的Tab,都可以對Page的經營情況有初步的了解.包括最近fans增加的趨勢、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 的情況(側面了解viral 的情況)、fans的年齡層等等...如此一來,估計不少本來抱著"Nice to Have a Facebook Page"的品牌被迫追加在Facebook上推廣的投資,以免被競爭對手追過.

    香港兩大咖啡連鎖企業

    以香港兩大咖啡連鎖店為例,在行文時,Starbucks香港(星巴克香港)的Facebook Page粉絲數為130,900人;而Pacific Coffee的Facebook Page粉絲數為11,547人.雖然我不清楚雙方投入了多少預算,但如果純粹以粉絲數來定成敗,Starbucks香港肯定贏『九條街』.以一介市民的觀察,Starbucks香港的人流的確比Pacific Coffee優勝,而且絕少有「買一送一」類的促銷活動,相信和它在品牌上的絕對優勢有關.相反,雖然部份Pacific Coffee的人流不比Starbucks香港差(例如又一城店、鷹君中心店等),但是不少店的人流的確強差人意.因此,它做了不少「買一送一」類的促銷活動,吸引了不少price sensitive的客戶.

    Pacific Coffee的粉絲頁數據
     
    如果品牌本身缺乏充夠的吸引力來吸引一群有類似內涵(也即擁有類似的生活價值觀)的粉絲來Like的話,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提供優惠的方式來吸引目標顧 客,Pacific Coffee 的Page多多少少也反映了這個情況.從Facebook Page的趨勢圖來看,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 上升和下降的趨勢和粉絲數增加的趨勢是比較一致的,側面反映了不少粉絲是衝着優惠而來。反觀Starbucks香港,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走勢和粉絲數增加的走勢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方法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有沒有效.如果「提供優惠」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方法,Pacific Coffee 可以繼續以優惠作為吸引新粉絲的手段。作為一家本地品牌,建議多增加一些社區有關的內容、和香港一些本地品牌多一些crossover,提升品牌的價值。這方面,Starbucks香港反而做的不錯。

    Starbucks香港的粉絲頁數據

    和香港藝術中心合作的Passion of Art活動

    另一方面,Page也透露了大部份粉絲的年齡層。 Starbucks香港的粉絲比較年輕,集中在18-24歲;Pacific Coffee的粉絲們集中在25-34歲(不知道這結果和品牌做的consumer insight是否大致一樣).不過,起碼從中得知兩者所針對的市場並不一樣。如果我是Starbucks香港的marketer,我會多想一些活動(或調整一些宣傳的通路)來吸引這批25-34歲的顧客。如此一來,Pacific Coffee的壓力又更加不少。不過,反過來而言,Pacific Coffee 也可利用相同數據反攻Starbucks香港,為18-24歲喜歡咖啡的顧客群創造價值,非常公平。

    如此透明的數據,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見想像的。但是相信以後Facebook將開放更多Page的相關的資訊,以「促進」各品牌的投入。相信好玩的行銷方式會不斷出現,而市務人員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Are you ready for such change?  

    PS:嘗試了解不同競爭對手的粉絲頁,例如統一超商和全家FamilyMart,然後將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 和 New Likes Per Week和粉絲頁中相對應日期的內容和活動比較,找出成功/失敗的原因,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

    延伸閱讀:

    Thursday, March 8, 2012

    全新Facebook Page帶領品牌進入內容時代(二)

    上次談到Facebook Page將轉成Timeline形式,Page的內容將成為主角.除了內容雜誌化以外,marketer需要留意的還有活動的預算分佈,不要小看Facebook Ad末來扮演的角色.去年網上行銷公司IgnitionOne發表的鼓告指出Facebook客戶在使用Facebook Ad上顯得並不成熟.大部份的客戶只是在活動進行的首幾個月才做廣告,之後預算也都大幅減少.相信今年年底如果IgnitionOne再做一次調查的話,結果會很不一樣!


    改變Engage模式,向Facebook Ad傾斜


    如果"內容"是唯一吸引fans的途徑,如何將內容有效地push給眾多的fans則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根據Facebook的統計,目前Facebook Page每個星期可以Reach到的fans大約在16%左右.如果以這個為標準來經營Timeline版的Facebook Page,問題相當大!可以預見的是...
    • 轉化率會相對的低
    • 沒有了landing page application的幫助,品牌所投入的預算和產出並不化算

    所以Facebook需要做的是將每週可以Reach到fans的數字大幅提高.如果做呢?答案呼之欲出....就是利用「Reach Generator」!!根據Facebook,「Reach Generator」能夠協助品牌將每個星期的Reach由16%提升到50%.足足多了三倍!每個月更能Reach到75%的粉絲.雖然目前Facebook還沒有詳細說明如何運作,不過它的收費和傳統的CPC和CPM不一樣,而是根據Page的fans數量而收取固定價格的廣告費,估計也不便宜,所以目前只開發給和Facebook直接有ad contract的大戶!

    可以預見,客戶花在Facebook Ad的預算將超過landing page app.這也是Facebook回饋股東的最好禮物?!

    重整內容分發渠道

    如果只單單將廣告的價位拉高而沒有針對廣告版面做工夫,最終可能造成大部份客戶追逐少數的有效版面.對於增加收入,長遠而言並沒有可持續性.所以Facebook這次內容分發渠道(content distribution)上面做了不少工作.


    「Premium on Facebook」的出現,為Facebook解決了部份問題.由於廣告類型由以前的Marketplace(用戶自定廣告)和Premium Ad(由Facebook直接處理)兩大類變成四大類:分別為...
    • News Feed(Post)
    • Marketplace(右手邊位置)
    • Mobile News Feed (在移動終端出現)
    • Facebook的logout 頁面
    廣告版面的滲透得以分散,才能為Facebook創造更多收入.不過,為此也引伸出不少問題,包括:
    • 隨著"News feed (post)=廣告",paid和earned media的界定變得糢糊.如何做campaign evaluation? media value如何計算?
    • News feed將不只出現在fans眼前,同時也會出現在非fans的群體,會造成滋擾嗎?
    • News feed(內容)將化身廣告,News feed如何創造?因為受眾不只是fans,而且也是非fans.Engaging content該如何定義,如何定內容創作的指引?
    • 大部份的廣告預算將花在最engaging的渠道(比較多人like, share, comment等),由於涉及social network人際的互動,變化是即時的、也是多變的,故此品牌肯定需要縮短對廣告各項參數調整的時間,到底需要多頻密呢?
    全新Facebook Offer,促銷入屋

    美國百貨公司Macy's剛做不久的Offer

    雖然Facebook搶錢,但這次改變也不乏好的創意!因為"News Feed=廣告", 放上Wall上的Facebook Offer將可以化身成為"披著羊皮的狼".一旦你的朋友接受了Offer,這條News Feed將被自動推到你的Wall上.更妙的是...直接在News Feed上就能接受Offer,而不需要一到品牌的Page去登記.加上這個功能支援移動終端(e.g. 智能電話/iPad..etc),滲透力一流!
     接受完Offer,會有一條提醒message

     
    接受Offer的人會收到一封電郵,有"Share Offer"的按鈕

    身為marketer,無論你喜不喜歡這個變化,反正Facebook會在3月30日將所以Facebook Page變成Timeline版面.不如多花時間想想如何適應這個轉變.Think Positive!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