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品牌的心靈雞湯

令顧客對品牌產生emotional touch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擁有眾多忠心顧客的百年老店,要做到顧客對它們不離不棄,又談何容易!

不過,社交媒體除了WOM的效果突出外,在為品牌擔當傳達心意的使者時,可以說非常得心應手.今年Adage選出的10大social media campaigns之中,Heinz的罐頭湯活動實在稱得上品牌的『心靈雞湯』,顧客們喝了肯定感動非常!

Heinz(亨氏)的心靈雞湯



今年Heinz品牌大量使用Facebook和顧客互動.除了前幾 個月在FB首推限量版的Heinz Ketchup以外,近期又利用Facebook為旗下罐頭湯產品推出心靈雞湯:Get Well Soon Soup.顧客只需付出$3英鎊,就可以通過Facebook上的App為正在生病的朋友寄出一罐湯(有雞湯和蕃茄湯可供選擇).最貼心的是,還可以將對方的名字印在罐上.相信收到的朋友一定會非常感動!怪不得活動能被Adage選為2011年10大social media campaign之一.

Kleenex (舒潔):Feel Good by Kleenex活動,尋生病者



Heinz的對象是顧客在Facebook上的朋友.如果...從陌生人出發,這種『心靈雞湯』活動又是否能行得通?最近Kleenex在Israel做了一次成功的示範!



  • 首先,Kleenex在Facebook找尋有關生病的keyword,例如:sick with the flu...,feeling sick等.目標是50名正在生病的人仕.
  • 找到以後,為他們每一位準備一份充滿愛心的關懷禮物包,並附上祝福字條.然後聯絡他們的朋友,從而找到他們的地址.在1-2個小時內,用速遞將禮物包送到他們手上.
  • 很多人收到禮物後,紛紛在Facebook上留言多謝Kleenx,並上載禮物包的相片(相信禮物包中少不了附有一些『引導』他們在Facebook發言的字句).而更妙的是...吸引了更多人在Facebook留言,希望引起Kleenx的注意.(想收禮物包也...)
  • 成果:送了50份關懷禮物包,吸引了650,402個 total impression,並在短期內有多達1800個互動(interaction).成績不錯!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Shazam:繼QR Code後的App壇新星

最近看到一份由數據流量控制App《Onavo》發佈的"The 10 Most Used iPhone Apps"(非遊戲類)調查.平平無奇的Shazam,排名居然在eBay和Instagram等知名Apps之上.這引起我的興趣.



正當QR Code漸為人所接受時(尤其是廣告界),另一款"Unlock the Mysterious"工具開始進入行銷人員的眼簾,它是Shazam.兩者的分別是:QR Code利用『圖像』,而Shazam則利用『旋律/音樂』(music recognition technology).



有時候我們聽到一些歌,旋律熟悉,甚至有時候還能哼得出部份歌詞.無奈,總是記不起歌名或演唱的歌手.半年前,朋友A介紹我用Shazam來『尋找』 這些歌,效果非常理想,大部份的歌都能被認出來.當時,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實用而免費的Utility App而已.如今,它却已經成為互動廣告中的新進份子("Shazam for TV service"),被利用來和電視觀眾作進一步溝通.為甚麼呢?原來源於電視用戶看電視時的行為改變.

Second-screen Interactivity(和第二個螢幕的互動)



不少研究都不約而同的指出越來越多電視/電台觀眾一邊看電視一邊使用不同的移動終端(e.g.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等).根據Nielsen和 Yahoo最近的聯合調查,美國有86%的智能手機的用戶會一邊看電視一邊使用電話(即用電話上網、上Facebook、發電郵等等).如何爭取用戶花在 Second-screen Interactivity(也即手機的互動)的時間,已成為近期大熱的話題!除了利用Twitter投票以外,Shazam、GetGlue(類似 Foursquare打卡給badge)等企業都在打電視節目的主意!

不講不知,原來不少知名企業包括Honda、Starbucks和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等都試過和Shazam合作推出互動廣告.而且,今年六月份Shazam又從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和 DN Capital等處籌到三千二百萬美元,用來加強"Shazam for TV service"的投入,前途無限好!以下是兩個Shazam和TV ad的案例:

Shazam + 廣告《General Mills(通用磨坊)'s Pillsbury Crescents》



在 15秒的"Holiday Ideas Made Easy"電視廣告裡,Shazam的logo會出現在螢幕的右上角.用戶只需利用Shazam『聆聽』廣告中的音樂,Sharam就會認出是 Pillsbury的廣告,並下載一個Pillsbury的Tag,內含一些如何利用Crescent-Wrapped Brie的食譜.而這次宣傳的重點在於推廣它的30分鐘聖誕節食譜.幾點觀察:
  • Shazam的用戶人數已達1億5千萬人.有足夠的installment base來開展"Shazam for TV service".
  • Shazam的Tag沒有下載食譜內容,而是直接將食譜的link連接到Pillsbury品牌的mobile site(而不是desktop version).一來用戶只消耗很少流量,二來也照顧了顧客的瀏覽體驗.
  • 當用戶點擊食譜時,留意到Pillsbury是用bitly來收集資料進行分析的(免費又實用的工具)
  • 可以利用Shazam,將內容分享給Facebook和Twitter上的朋友


Shazam + 廣告《Old Navy》




Old Navy是著名品牌集團GAP旗下的品牌之一,主打休閒服務.Old Navy今年初為產品Ankle Jeans推出廣告,巧妙的結合Cherrie and the Stems的Ankle Show大碟(自家的Old Navy Record)和Shazam.讓顧客在店內購物的同時,利用Shazam "unlock" 影片、歌手的介紹、下載歌曲以及得到一些可即時消費的折扣卷.

隨著不同devices的發展,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互動工具被開發,爭取有限的Second-screen Interactivity時間.如何有效地增加用戶的互動而又不破壞他們收看/收聽節目的體驗?尋找平衡點將成為下一個討論的焦點.

延伸閱讀: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個性化的行銷訴求:MSP

FAST COMPANY指出我們已經進入『MSP-Me Selling Proposition』的時代了.這一代的消費者要求廣告和行銷的重點以他們為中心.購買產品的原因除了單純是為了產品的功能性或是滿足他們的情感之外,也可以簡單到只是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產品.

嘗試階段:Nike & Timberland

Nike和Timberland去年都嘗試過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產品.不過,他們都以marketing gimmick的方式來操作,對銷售幫助不大.可能高昂的價格和漫長的等候期是其中一些原因吧~



澳洲可口可樂


上個月可口可樂在澳州推出的行銷案子則選擇全面擁抱個性化產品,一開始推出150種印有不同名字的可樂產品,吸引相當多人都第一時間去買印有自己名字的可樂.在第二階段,可口可樂聯合18家商場為消費者印上他們想印的名字(e.g.男女朋友將名字印在一起),將活動推上高峰!


澳州可口可樂利用Facebook徵求名字

顯然,銷售和製作150個不同包裝的可口可樂是相當複雜的差事(雖然這些名字都是當地比較普遍的),而且花費不菲(據報導,這次活動花了近5百萬澳元的預算).但相信這次活動為澳州可口可樂帶來的收益和宣傳口啤相當豐碩.雖然Coca-Cola North Sydney的 Marketing Director, Lucie Austin說"We really don't know where this is going to go to",不過據The Australian 報導,可口可樂為這次活動準備了2億6千8百萬罐/瓶,對活動期望甚高!

道歉也可以很『個性化』: Johnson & Johnson O.B. Tampons



Johnson & Johnson(嬌生/強生)旗下的女性衛生棉條 O.B. Tampons去年無故下架,消費者在各分銷商店遍尋不獲.J&J公佈是由於生產商的問題,造成缺貨,可是已經造成很多消費者的不滿,不少媒體更懷疑J&J是不是想砍掉這個品牌.由於不滿之聲太厲害,為了平息風波,J&J今年宣佈恢復O.B. Tampons,可是只恢復Regular, Super 和 Super Plus的系列,而Ultra系列却被砍掉.當然...又造成很多很多消費者的不滿.畢竟,女性消費者對衛生棉條的品牌忠誠度是相對高很多的.J&J如何表達他們的歉意?




他們製作了一支video(O.B. Triple Sorry)放上O.B. Tampons的網站.只要你將自己的名字打進去,一首個性化的道歉歌(當然由帥哥主唱,有玫瑰花瓣、有愛的紋身...)只為你而唱!由於是個性化的關係,建議讀者們自己去試試看!



好了,唱完以後有甚麼回饋?不能只是唱唱就算了吧!聽完歌以後,消費者可以將折扣卷打印出來用,也可以將這首個人化的《Triple Sorry》(再三道歉?很像我們的文化~)分亨給朋友.究竟J&J能否借這種個性化的道歉方式來平息這場風波呢?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第一罐上了太空的啤酒

沒有大預算、知名度不足,二線品牌如何為自己造勢?社交媒體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Natural Light:第一罐上了太空的啤酒(First Beer in Space)



Natural Light(淡口味的)是一家美國的啤酒品牌,1977年由Anheuser-Busch公司推出市場.雖然2009年被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評為全美第五大暢銷啤酒.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它吧!不過,今年11月18日以後,很多人會開始認識它...原因來自一個由兩位Natural Light Facebook Fans的創舉:『帶Natty Light啤酒到太空』!



Danny B.和Rich T.得到品牌公司的同意後,利用簡單的設備(一台GPS追蹤器,一具HD的攝影機和一個天文氣球),真的將Natural Light(Natty Light)啤酒帶了上太空!用科學的語言,是9萬呎的高度~ 然後,他們將影像上傳到Youtube和Natty的FB Page,目前為止共錄得101,639個點撃和46,229個Like.

日本SAPPORO啤酒

不知道為何,太空啤酒這個話題總是不斷的被利用作市場炒作.還記得2009年時,日本的SAPPORO啤酒公司也同樣用過太空啤酒這橋段.當時,宣傳的是和俄羅斯科研人員合作,利用在國際太空站保存了5個月的大麥種子為原料來釀製啤酒,限產250套,每套6枝,約115美元,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訂購.



日本SAPPORA啤酒,在日本排名第四(2011年約佔日本國內市場11.6%),相信市場費用預算不會比Anheuser-Busch充裕,但它選擇了一個比較昂貴的宣傳方法.雖然說銷售太空啤酒可套利約28750美元,但據聞SAPPORA却會將這筆費用捐給大學作教育和科研用途,作為回饋社會的慈善舉動,因此相信品牌花在宣傳這個『太空啤酒』的費用不少.

兩個相同的點子,處理手方各有優點,有些很值得參考:
  • SAPPORA限量生產1500枝啤酒,估計很多訂到啤酒的人士(需要抽籤)會舉行party,招呼朋人一起享用.假設一支啤酒由3個人分享,所產生的WOM效應相當不錯!
  • SAPPORA宣佈訂購之前,舉行新聞發佈會,先讓記者朋友們品嚐(不需抽籤).記者們喜歡,SAPPORA也贏得上電視新聞的機會
  • 反觀Natty Light,整個活動根本沒有花多少錢.他們做的只是「允許」兩位Fans將他們的idea實現,並答應將內容放在Natty Light的FB Page上.Danny和Rich得到的是品牌的肯定和無數FB Fans的讚賞,滿足感...無價!而Natty Light就得到一個絕好的宣傳點子
  • Danny和Rich聰明的地方,在於將Natty Light的空罐放在鏡頭的前面,讓品牌有足夠的曝光.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Natty Light才全力在它的平台上宣傳這個創舉?!
  • 另外,Danny和Rich並沒有利用甚麼高科技,用的只是些簡單又平價的設備,就將這個上太空的『昂貴』概念實現了.這種『平民化的創造力』足以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
雖然有不少人懷疑這件事是Natty Light的"PR stunt",不過...who cares? 好玩就好!相信未來來自Fans們的UGC將成為品牌宣傳不可缺少的一環!

延伸閱讀: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請你點餐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自從通過Live Replay的活動正式宣佈擁抱社交媒體以後,又有另一「搞作」.


KLM的Youtube頻道

為了讓經濟坐位的乘客也能享受點餐的服務,他們這次推出名為『A la carte』的服務,乘客可以以12-15歐元的價格選擇印尼、日本、意大利和素食等四種菜式.配合主題,它的Youtube頻道也改了版面的設計.可取的是他們採取「搞笑」的手法,找來四名極具喜劇感的演員來演繹這個promotion,在這個充滿歐債危機的時候,為心情煩重的人們帶來一絲歡樂!




這個活動有幾點計劃得不錯..
  • 由於這服務只適用在從Amsterdam開出的國際航班,乘客不是旅遊人仕,就是在歐洲從事商業的人們.利用喜劇的手法帶出主題,除了能淡化歐債危機的沉重感以外,相信比起一般「誠心誠意為你服務」為主調的片子更能引起人們收看的意欲.
  • Youtube的video的處理手法很有創意!當廚師將menu舉起、放在鏡頭面前時,鏡頭好久都不動,我以為當機...不過,用滑鼠點撃鏡頭的menu時,Youtube會放映相關菜式的片段.我個人比較喜歡日本餐的video,演得非常輕鬆搞笑~

KLM的FB Page
  • KLM利用Facebook作為傳播這個消息的媒體,非常聰明.因為有video的關係,如果用Twitter這些micro-blog,沒辦法處理好多人一起分享的體驗.另外,將video分享給朋友的Fans(對了..首先要先成為KLM FB page的Fans)有機會得到二張到New York的機票,分享的動力十足!
  • 在執行上,在FB page的『A la carte』tab上加入介紹活動的video,比起靜態的介紹更能吸引人們成為fans.另外,演出者以廚師的造形來演繹,暗示這些菜式是有水準的,比起一般採用空中服務員的造型更能突出主題
延伸閱讀:

Monday, November 7, 2011

「電視」和「社交媒體」的互動體驗

自從美國NBC電視台去年推出社交綜合平台"Fan It"以來,「TV」和「Social」變成有影皆雙的孖公仔.現在除了NBC以外,很多地方都有它們倆的身影!


Vote & Engage (Image Source: MobileBehavior)

仔細地想一想,這也不難理解.電視節目製作人要的人氣,也即是越多人看、越多人討論越好,社交媒體平台成為絕佳的傳播工具通過朋友的「推薦」,引起觀眾的興趣.而相對於社交媒體平台而言,它最需要的是內容:「一些可以引起用戶互相討論、轉發的內容」.根據可口可樂CMO Joe Tripodi對於具「傳播性」內容的要求,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的內容是非常容易取得共嗚的(也即符合"Liquid"的定義).因此,兩者的良性互動非常優秀!對此,FOX的真人才藝節目"X-Factor"的製作人Simon Cowell感受很深,對於Twitter更是讚口不絕!!最近,更引入Twitter Voting到節目中,讓觀眾們可以通過他們的Twitter a/c投票.


類似「超級星光大道」的 "X-Factor"


Twitter和X-Factor的互動




X-Factor是一個類似American Idol的真人才藝騷(talent show),以音樂競賽為主,由著名製作人Simon Cowell的公司SYCOtv和授權電視台一起製作,X-Factor最初在英國ITV電視頻道播放,隨著節目日漸受歡迎,製作人開始將它francise到其他國家,而美國版本則於今年上市.

X-Factor提供5種不同的投票方法.除了新加入的Twitter Voting以外,觀眾可以利用電訊營運商Verizon的The Xtra Factor App、免費電話(toll-free call)、SMS(Verizon Wireless的顧客)以及在官網TheXFactorUSA.com和The X-Factor的Facebook Page上投票.


X-Factor通過Direct Message的方式投票

Twitter在三年前已經預期到電視和社交媒體的結合將是大趨勢.當時,已經邀請Current TV的前VP, Chloe Sladden加盟,深耕與內容提供者的關係.Sladden於2008年的總統大選以利用Twitter助選一舉成名,在電視界擁有不錯的人脈資源,現在她負責一個7人小組,主要負責和電視台、唱片公司和新聞機構的合作.根據她的說法,Twitter Voting將幫助這些content creators 由“ focusing just on engagement” — getting users to talk about TV — “to getting into the creative fabric of shows and letting the audience help change the outcomes.”

隨著社交媒體平台的自我演變,如何利用、分析和manipulate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將成為它們的新武器,行銷人員們不可不注意!

自家平台Vs 第三方社交媒體平台

談到觀眾參與,電視台是自己開發平台好呢?還是利用第三方社交媒體平台的力量比較快捷方便?

以X-Factor為例,它一共提供有5種不同的投票方法.雖然沒有自己的平台,但總算照顧到方方面面.其中,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投票!除了可以掌握大量的用戶資訊(性別、所在地、年齡等等)以外,同時還有WOM效應.如果我是電視台的負責人,雖然會大力支持、鼓勵運用.但是對於這些第三方社交媒體平台,還是需時刻保持警覺而不應過份依賴,以免他們掌握過多的信息.


NBC的Fan It社交平台

這方面,我比較傾向電視台應該發展一套自己的社交平台.因此,我比較看好美國NBC電視台的Fan It平台,正如去年5月份的文章"美國NBC電視台的綜合社交平台 - Fan It !!"所言,Fan It平台不但連接不同的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Myspace等),而且提供了很多互動的任務(Challenge),就像打怪升級一樣,用戶每完成一項任務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數,累積一定的分數,就可以換取一些實在的禮品.e.g.錄影節目入場卷等等.電視台除了可以掌握用戶對節目的意見以外,還可以利用用戶資料(favourite show, browsing history等)引導他們觀看一些他們有可能感興趣的節目,藉此提高收視率.不過,這做法的缺點是投入資金巨大,而且需要有專人几制定策略和執行相應的KPI,以整個電視台為單位考慮問題,而不是單統的以某個節目為服務對象.兩個做法各有優勢,你的觀點又如何呢?


延伸閱讀:
reorganized article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網絡零售商的新手法: 非一般的 Window Shopping!

很多零售企業都開始紛紛設立網上商店的同時,一些傳統的網上企業却掉落凡間,開始利用手機結合櫥窗,輔以QRcode,將網上的購物世界帶到凡間.看來除了傳統的以網上廣告來吸引用戶、提高網站的瀏覽率外,網上商店的推廣思路已經擴大到傳統的網下廣告渠道!最近不可不提的例子,就是eBay的Inspiration Store和Net-A-Porter的The Window Shop了.


只看不買的Window Shopping有了新定義?

eBay - Inspiration Store

十月份在紐約Big Apple的Park Avenue上,突然出現了幾個eBay的大型櫥窗.雖然這些櫥窗看起來和一般的沒有太大的分別,但是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有不少QRcode的圖案.消費者利用手機的scanner來scan一下,將會被帶到eBay的online shopping portal.原來這項活動是eBay的最新動作-"Anytime, Anywhere, Anyhow" Shopping via Mobile Phone App.



利用eBay的Mobile Phone App,消費者可以scan櫥窗上的QRcode,然後到eBay的maketplace購物.因為是window display,沒有關店和開店時間的限制,因此,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購物,真的是『想到就去買』!我覺得這個策略很不錯,因為...
  • 在傳統的購物區做櫥窗,可以吸引到非習慣網絡購物的消費者.和網絡廣告所針對的群眾不一樣,有助擴大潛在客戶的基礎
  • 實體廣告的費用一向不便宜(尤其在購物區的廣告牌).對於一些知名品牌,廣告內容和layout更加不能馬虎了事.於是,不少企業選擇打形象廣告,一切以『美』和『品牌形象』為前提.這對於宣傳eBay的網上商店很不化算,因為eBay不但只想宣傳它的網店,而且希望消費者可以有一些『實際的』體驗.這種做法除了可以fully utilize廣告的預算以外,也將網下的shopping experience 和網上的結合,模擬出一種近乎真實的購物體驗.
  • 這次展示的商品都是一些"新的"商品.根據eBay North America的Chief Marketing Offer, Richelle Parham,eBay上的商品實際上近70%是新的,和我們以前認知的"eBay拍賣"(賣"舊東西")已經很不一樣了.相信通過這次的活動(看到新的商品)可以進一步加強消費者這一方面的印象.
我認為eBay的做法,經濟效益還是差了一點.以這種形式的商品佈置,只能放少數的商品,而且裝飾成本太高,沒法長期經營.不過,以市場推廣和宣傳曝光為目的而言,效果應該不錯.根據Kantar的資料,eBay於2010年花了$82.7百萬美元在國內的媒體,當中有$52.6百萬美元在網上,佔了差不少65%.相信隨著CEO,John Donahoe對於Mobile Commerce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今年有$5 billion的銷售來自mobile commerce),相信它花在"網下"的廣告費用將越來越多.

Net-A-Porter - The Window Shop

記得我前一些日子寫的一篇有關Fashion Night Out活動的文章嗎?網上時尚奢侈品巨頭Net-A-Porter一向都是以網絡銷售為主的.在參與Fashion Night Out這個活動時,它也同樣選擇以Window Shopping作為活動的主題,首次將網上的Net-A-Porter帶到現實,和消費者打成一片.



Net-A-Porter的做法和eBay的不一樣.eBay花大錢找來設計師Jonathan Adler精心設計充滿美感的櫥窗,利用手機App內置的QRcode scanner來連接消費者和商品.Net-A-Porter的做法明顯的更簡約.沒有實物的商品,它利用大型海報將一家店的display window貼成一幅模擬的店面!消費者利用Net-A-Porter的手機App瞄準商品時,會出現商品的資料和模特兒的3D示範,非常過癮!有幾點很不錯...
  • Net-A-Porter選擇在Fashion Night Out時進行這個活動,時機非常好!和eBay Inspiration Store的原理一樣,吸引了不少平時沒有在網上購買時尚奢侈品的用戶.
  • 使用Augmented Reality (AR)的技術.比起利用沉悶的QRcode,更加能剌激消費者的眼球!
  • 加入獎品元素:一些幸運的朋友在看產品的同時也會贏得一些獎品,刺激參與的樂趣!

延伸閱讀: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社交媒體加線上音樂分享的商業模式(Facebook + Spotify)

Facebook於9月22日召開年度f8開發大會時,同時公佈了很多新的服務.Huffington Post總結了7大亮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這裡瀏覽.如果用戶真的全面接受Facebook的新服務(忽視私隱的風險),作為Social Hub龍頭的Facebook短期內將無人能敵.而Google+很可能成為小眾(niche market)的Social Hub而另有發展機遇.

在眾多亮點中,它公佈將會和線上音樂串流網站Spotify合作,為Facebook的用戶提供線上音樂,構思令人眼前一亮!



整個Idea是這樣的:未來,Facebook的用戶可以在Facebook內access Spotify的平台免費聽歌.同時,可以選擇在自己的動態消息或者個人檔案(profile)中顯示正在聽的歌曲.如此一來,朋友們將會看到歌曲的名稱、最受朋友們歡迎的歌曲排名等.變相向朋友推薦自己在聽的歌....他們如果對相關的歌曲有興趣,可以通過整合在Facebook的Spotfiy平台免費欣賞歌曲.Facebook和Spotfiy相信通過worth of mouth來推廣音樂,比傳統的方式更為有效!音樂的傳播也變得有趣多了.



我認為這做法將打破傳統音樂推廣的模式,對於Facebook、Spotify和唱片公司三方都有好處:
  • 音樂的傳播由傳統的電視、電台,轉移到朋友之間.以一個Facebook用戶平均有200個朋友計算,乘數效應非常厲害.而且最重要的是省錢!在音樂界普通面對利潤下降的時候,省下的推廣費用可以變為盈利.
  • 用戶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上網,並不會影響用戶的體驗.最捧的是,在聽音樂的時間不容易輕易離開Facebook.如此一來,用戶停留在Facebook的時間相對長了.對於Facebook而言,是大大的好事!
  • 根據Spotify的說法,用戶越是social、越是 engage(投入/被影響).因此,購買音樂的機會率大增一倍.如是,對於Spotify,和Facebook合作將可大大提升它的銷售量.此外,Spotify對於其用戶的了解也將大提高.試想想,它有機會可以將自己的4億條playlist和Facebook用戶的profile互相結合....
雖然Spotify說在Facebook平台聽音樂是免費的.不過,我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根據VentureBeat的最新說法,Spotify將提供Facebook用戶半年的免費試用期,期間會有一些廣告加插其中.半年以後,Facebook用戶可以以每月US10的價格在電腦和手機上收聽Spotify提供的音樂.是否值得?我覺得還可以.至於這種合作模式能否成功,將取決於Facebook用戶願不願意和朋友分享自己的音樂品味.

在試聽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試到一些爛歌,相信沒有人願意和朋友分享爛歌吧!如果Facebook能在分享的操作上處理得宜,將可提高雙方合作的成功機會率.非常期待!

Music + Technology + Social

隨著科技的進步,消費者的聽歌及購買唱片(CD)的模式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變。傳統唱片的銷售不停下滑,而iTunes上音樂的銷售却不停的上升.唱片公司和歌手如何適應和adopt這種變化?是不是應該全面擁抱數碼音樂?不見得!因為目前數碼音樂的市場還不夠大!

雖然數碼音樂的銷售增長率很強,但是其佔整個產業收入的比例還只有29%,離全面擁抱數碼音樂還有一段時間.而且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今年一月份公布的數據看來,全球數碼音樂市場的增長率已經開始下滑(除了英國和法國錄得強勁的增長).Even強如美國的數碼音樂市場(數碼音樂佔總銷售49%)也只有單位數的增長.面對不少的版權費用,怪不得Spotfiy要和引入Facebook來試圖改變數碼音樂的推廣模式.

在f8 Conference的Keynote speaking section上,Facebook的founder Mark Zuckerberg,Lady Gaga的經理人Troy Carter,Spotify的founder Daniel Ek和Clear Channel的Bob Pittman坐在一起討論音樂數碼化的未來(The Future of Digital Music),當中的亮點是Troy Carter.


f8 Keynote : The Future of Digital Music

Troy Carter擁有自己的經理人公司Coalition Media Group,擔任Lady Gaga的經理人已經四年了.根據他所言.他和Lady Gaga的合作是"95+5".有關商業的操作,Troy Carter負責95%,而Lady Gaga負責5%.對於有關創意(creative)的事情,Lady Gaga負責95%,而Troy Carter只負責5%.可見Troy的影響力.而且,只要看看Lady Gaga過去和Google、Zynga、Twitter以及Amazon等的合作,她的團隊對於"社交媒體+音樂"的了解和操作實在非常厲害.因此,Troy Carter的觀點很值得參考.

當中幾個社交媒體和音樂的觀點,很有意思:
  • "What we're looking to do is not just about selling the CD or the digital file. It's how many people can we get the music to. How many people can experience it?" 音樂推廣的重點在於有多少人聽得到,而不只是有多少人買唱片或電子音樂檔!
  • "The more layers on top of the community, the more sticky it is. For us it's not about Lady Gaga talking to the community, but it's about the community sharing with each other." 對於community的看法,他強調重點在於有多少互相分享互動的機會,也即他所說的layers.越多layers,community中人的粘性(sticky)越高.Facebook和Spotify的合作正符合Troy Carter對社區的看法.
  • "People watch concerts like this now," he said, holding up an imaginary mobile phone. "For us, it's how do we extend that experience? Right now it's very simple: people are tweeting from the concert, they're uploading their YouTube video... how do we layer into that experience? In the next year or so, something we're working on internally is going to make it a much mor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not just how you share the experience on the outside of the concerts, when you go home, but how you share it on the inside of the concerts too." 現在很多人在看演唱會時都會利用手機將現場拍的照片和video上載到網上.如何深化這些體驗?如何在演唱會進行中,利用手機提升人們聽演唱會的體驗?看過Lady Gaga演唱會的朋友就會明白,她的演唱會互動性很高,觀眾的投入度也很高.Troy Carter認為手機和社交媒體在提升體驗和增加觀眾的參與度方面應有更大的貢獻.答案會不會是Backplane呢?
Facebook的介入,能否幫助Spotify重新啟動digital music的增長引擎?這種推廣模式是否能為市場接受?Facebook會否最終像FB上的遊戲一樣,利用F幣收取音樂銷售的佣金,為自己創造另一收入來源?拭目以待!

廷伸閱讀:

Monday, August 29, 2011

可口可樂手機『CHOK獎』活動!

可口可樂上個月在香港市場推出夏日重點活動『CHOK獎』,獎品多達120多萬份,總值超過港幣2千萬元.

 

『CHOK』在廣東話裡有二個意思.一是動詞,指用手將物件高速向下搖的.二是形容詞(是香港最近的潮流用語),形容一個人故意擺出可愛的樣子(或故意裝帥的動作).可口可樂整合手機App (iPhone/Android)、傳統的TVC和Facebook,成功地將看電視的觀眾和手機(社交媒體的終端)結合,一起看廣告玩遊戲,速度快的驚人.怪不得很多人多都說Coca-Cola在digital marketing領域一直是走在最前面的幾家企業之一,如今由是一個好案例!BTW,這個活動的名字也改的非常好!起碼又『In』又能帶起觀眾的話題!



活動如何進行:
  1. 有smartphone的朋友,先要到iTunes或Android market下載一個名為『CHOK獎』的App,輸入個人資料,登記成為用戶.
  2. 在可口可樂沙灘電視廣告播放時,將『CHOK獎』的App打開,進入「我要CHOK獎」模式.一邊看TVC,一邊等手機震動.一旦感受到震動時,搖動手上的手機,就可以得到印有不同獎品的電子樽蓋,有機會得獎。大獎包括 Volkswagen Golf 名車一部、交通銀行送出價值港幣12萬8千元的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等,吸引力不錯.而且,最捧的是不限參加遊戲的次數!
  3. 除了看廣告、玩遊戲,才能得到電子樽蓋以外,玩家也可以通過Facebook將遊戲推介給朋友而獲得電子樽蓋.
 

這個活動確實很不錯.可惜在設計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剌激銷售,未能成為一個成功的marketing campaign.對這個活動,我有幾個想法:
  • 獎品的設定太難!雖然有大獎吸引玩家不斷的玩,但設定的discount offer/free drink的數量太少.不單未能剌激通路商的業績,也引來不少劣評(例如:可口可樂太吝嗇!)其實,在整個活動中,一樽免費的可樂都沒有送,最有的只是一些"買xx餐送可樂"的offer.真的不明白可口可樂的市務人員在想甚麼!如果將bulk purchase的discount offer的中獎機會率set高一點,有助銷售.
  • 玩家需要一邊看可口可樂的廣告,一邊玩,才有機會得到電子樽蓋.這個設定不錯!一方面可以加深玩家對可口可樂廣告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廣告和遊戲綁在一起.玩家們experience的不是二個獨立的event,而是一件事.整合得很好!感覺比起很多CPG的digital marketing活動好的多!
  • 通過Facebook推介給朋友而多得一些電子樽蓋的做法不錯.可是,遊戲的設定出了問題.因為大家都很容易就拿到電子樽蓋,因此也沒有太大的motivation去推介給朋友.遊戲設定失敗!另外,如果通過Facebook推介給朋友,可以得到限量版的禮品,不是比得到電子樽蓋更有吸引力嗎?

充滿夏天、好玩的可口可樂廣告!

這個活動雖然不錯,但仍有不少進步的空間.期待下一個可口可樂的digital marketing campaign!!!

延伸閱讀:

Thursday, August 25, 2011

好玩的Fashion's Night Out!!

Fashion's Night Out是由美國Vogue(總公司Conde Nast發起)、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NYC & Company和美國紐約市於2009年一起聯合舉辦的活動.活動的本意是藉著時尚時裝「振興」經濟、剌激疲弱的消費意慾,希望消費者能夠重拾購物樂趣.目的在於"打救零售和時裝業",想不到這活動大受歡迎,結果每年九月份,不同的國家都會舉辦自己的Fashion's Night Out活動!



今年除了紐約市以外,Sydney、巴黎、倫敦、米蘭等17個城市都會舉辦,非常熱鬧!今年的Night Out 大日子是9月8日,由晚上6點開始一直到11點.其實活動說明白一點就是『時尚品牌瘋狂購物夜暨嘉年華會』.在這一夜很多時尚品牌都會猛打折扣,也會推出不少新的限量版貨品(例如Prada的Prada Candy限量香水組).同時,也有很多很過癮的活動.

 

今年的FNO,全球的時尚品牌大部份都會參加,包括Chanel、Hermes、Louis Vuitton、Bally、Tiffany&Co等等...吸引吧!!

 


FNO App


最了配合這個瘋狂shopping的日子,一個好用的App必不可少!Conde Nast 為紐約市的Fashion's Night Out打造了一個App.除了可以利用它來找events(實在有好多有趣的活動!)之外,也可以利用它來找零售商的地址(嵌入google地圖)和身邊附近的活動.實用性強!

 

每個城市的不同地區都有很多活動,時間又有限,愛『血拚』的女士們如何選擇呢?如其讓她們四處逛,不如將所有活動和購物資料都放到一個App裡.不但可以增加各零售店的銷售(可以讓消費者先做research,對心儀品牌的貨品重點出擊),也可減少她們在街上亂逛的時間.停留在店裡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買東西的機會就多了.一舉數得!聰明!

 
^ FNO Collection和到處都是的活動!

另外,Fashion's Night Out (FNO)每年都會出自己的collection,有興趣的粉絲們也可以利用這個App來尋找發售的店舖.因為手機(手提電話)的隨身性,"活動+App"這個配搭將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重要.如何將兩者整合的更好,實在考驗市務人員的功力!談著談著...突然間很想去New York走走,參加這個一年一度的盛事!!

延伸閱讀:

Wednesday, August 3, 2011

當Groupon遇到聯合利華(Unilever),打開了一扇大門

7月底,日用消費品大廠聯合利華(Unilever)和芝加哥的區域超市"JEWEL-OSCO"合作,推出 "Summer of Ice Cream"活動,Groupon的顧客可以以US$9在任何一間位於芝加哥的"JEWEL-OSCO"超市購買價值US$15的冰淇淋(包括Ben&Jerry, Popsicle, Good Humor等品牌).一直以來,Groupon的促銷活動大部份都集中在餐飲、休閒旅遊等項目,這些項目雖然效果不錯(尤其是餐飲),但很難做到"海量"的促銷.一旦FMCG的廠商開始接受Groupon的促銷模式,我們將可以在Groupon團購洗髮水、零食、化妝品等等.Groupon的銷售必將大增!


"Summer of Ice Cream"活動

購買這次優惠的消費者除了必須是Groupon的會員外,還須同時是"JEWEL-OSCO"Preferred Customer Card的會員.消費者在Groupon上購買了以後,需要輸入自己Preferred Customer Card的卡號,然後到任何一間"JEWEL-OSCO"利用Preferred Customer Card來購買.而相關的優惠會自動在使用Preferred Customer Card時計算進去.既然如此,為甚麼不直接用"JEWEL-OSCO"的Preferred Customer Card或Groupon來提供優惠呢?


其實Groupon也可以提供Mobile Coupon

估計原因有幾個:
  • 如果直接用Preferred Customer Card,接觸的大多數是"JEWEL-OSCO"的顧客.對於促銷,效果不大!
  • 和Groupon合作,除了利用它的客戶群以外,更可以利用它的LBS服務,特別為某一地區的social shoppers打造促銷活動
  • "JEWEL-OSCO"的POS系統可能沒辦法配合Groupon的系統,所以要利用Preferred Customer Card來操作
  • "JEWEL-OSCO"的目的在於Customer Acquisition."JEWEL-OSCO"做的是order fullfillment的工作(因為Groupon一般不提供送貨服務,因此需要零售商配合).以六折的售價來看,利潤不多.估計他們是想吸收Groupon的會員到他們的Preferred Customer Card的program.這種做法成本低、成效大,想法不錯!


有75年歷史的Big Y Foods

從另一個Groupon和地區零售連鎖合作的案例-Big Y Foods(一家擁有61家店的食品零售連鎖)觀察所得,活動也是通過Big Y Foods的loyalty card來回饋折扣.相信Groupon如果想要大力進攻FMCG市場,必須先解決和超市、零售連鎖店等的系統整合!


在兩個活動中都不約而同看到Incentive Targeting這家公司的身影.到底它的業務是甚麼?在Groupon和零售連鎖的合作中起了甚麼作用?下次再談.

延伸閱讀:

Sunday, July 10, 2011

P&G 的 f-commerce 之路

六月十五日,Adweek一則有關P&G的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報導指 出,P&G將會在其Facebook Page上一次將旗下多個品牌的網上商店整合到Facebook上.當中包括Tide、Gillette、Olay、Gain、CoverGirl、 Luvs和Febreze等.和Pampers的網店不同的是,P&G這次沒有沿用Amazon的Web Service,而是找來2010年幫他們設立和營運PGestore.com的PFSweb公司合作,配合Resources Interactive幫它營運.


去年十月,我寫了一篇有關Pampers在Facebook開網店的文章,觀察到Facebook可能是未來電子商務的最重要的touch point.當時P&G對外評論在Facebook開店的做法是在於test the water.f-commerce也只是它"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整體策略的其中一環節.八個月後,想不到它居然一下子將旗下多個品牌的網上商店都開在Facebook Page上.不得不佩服它學習和吸收的速度!!


P&G的產品

根據P&G的年報,去年P&G花在電視廣告(TV) 的費用,佔了整體市場推廣費用的百份之六十左右,印刷媒體(printed media) 佔了百份之三十四.而互聯網廣告只佔了百份之五左右(US$169 million).可見,digital marketing 對於傳統的FMCG行業仍然是一塊處女地.不過,相信隨著P&G的"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策略,和消費者的互動將越來越重要,而其中social media提供了很多科技上的方便!



OLAY@Facebook (Buy, Like, Share三部曲)

要了解P&G為甚麼要在 Facebook上開店(不是擁有獨立網址的online store、不交給Amazon打理,而是從Facebook Page進入網店),我認為必須從學習它的"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策略入手,然後思考social media和它的結合有甚麼synergy,才能了解為甚麼選Facebook作為它eCommerce的入口.

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 策略



一直以來P&G的核心思想都是圍繞著"Purpose, Values and Principles".P&G相信企業的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產品,從而改善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素.只要能協助消費者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他們自然而然的會購買產品、認同品牌的價值.為P&G的業務增長提供動力(也即Purpose).除此之外,這個指導思想,同時也付予員工商業化的行為(為生活/為營業額等)一些道德的價值,有效統一員工的行為和凝聚向心力(也即Values;P&G將之整理為5大價值).對於P&G而言,從Purpose引申出來的一些行為原則,經員工內在化後,變成企業的文化和核心價值,指導員工日常的行為和企業發展(也即Principles;P&G將之整理為8大原則).可見"Purpose"是整個大策略的的基石,非常重要.對於Purpose的定義,原文如下:

The Power of Purpose

We will provide brand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 superior quality and value that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world's consumers, now and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As a result, consumers will reward us with leadship sales, profit and value creation, allowing our people, our shareholders and the communities in which we live and work to prosper.

Marc Pritchard@P&G (Global Marketing Officer)的訪問


Mr. Marc Pritchard

如何才能知道P&G的產品有效改善和提升消費者日常生活的質素呢?很明顯的,必須要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除了知道他們對於相關品牌的感覺外,還需 了解消費者的收入、有那些生活難題(和產品有關)等等.在一個訪問中,CMO Survey 訪問了P&G的Mr. Marc Pritchard(Global Marketing Officer),以下是一些重點:
  • More Touch Points:要了解消費者,必須要到經常和消費者接觸.因此,無論TV、商店、互聯網等,接觸的越多越好.P&G要的是"high share of voice"
  • Brand Loyality:品牌認受性源於消費者從產品得到多少"benefits".因為P&G相信這些benefits幫忙他們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難題.因此,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包括價錢、包裝、產品質素等非常重要.
  • Live with them:他提到,他和同事為了要了解一些低收入人仕的消費需求,曾經花整個星期和這些消費者住在一起,從而了解他們面對的難題、他們可花在日用品的預算以及他們對品牌的感覺等.重要的是一些"deeper insights"!
  • Touch Points Integration:他認為以前的CMO只須專心一件事,就是廣告!現在CMO的工作複雜得多.除了廣告以外,重要的是 working around touch points,整合不同touch points得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
從Marc Pritchard的訪問中,我得出一個印象.要充分了解(deeply understanding)消費者的需求,必須走進人群的中間.簡單的demographic profile並不能提供深入的consumer insights.因此,不難了解social media對於P&G的重要性.

Digital Marketing 策略

在不同的場合,我們經常能從P&G的管理層口中聽到"To touch and improve the lives of more consumers in more parts of the world more completely"這句話.似乎"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已經內在化到每個高管的思想裡.

P&G是如何考慮它的digital marketing/online marketing的策略?如何將social media整合到"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的大策略中?從Mr. Marc Pritchard的訪問中,我們大概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以下是一些重點:
  • Reach More Deeply:不同的渠道都說明傳統媒體的觀看率(尤其是TV的)正在下跌.Marc Pritchard認為看的人沒有少了,只是他們選擇觀看的媒體起了變化.由以前的單一選擇TV,到現在的online,甚至mobile.對於P&G而言是好事.第一,可以 reach more consumers.因為網民比起電視機的觀眾多好多倍.第二,可以 reach more deeply.因為TV廣告一般只有30秒,但是消費者消耗在網上的時間遠遠超過30秒.也即是代表他們得和消費者接觸的時間多很多,更有機會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因此,P&G會投入更多資源到online marketing上.

不同種類的social media
  • Delivery of Content:以前P&G考慮的是如何將TV的廣告信息有效的帶到各大賣場,如何利用產品包裝和賣場的POPs和消費者溝通,剌激消費.現在,他們多了一個任務.就是需要考慮如何將不同的信息(產品/廣告等)有效的帶到網上.例如通過新產品發佈、通過有影響力的bloggers、甚至通過消費者自己的傳播.他提到一個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例子.Pampers (在中國叫"幫寶適")做了一個活動,叫消費者上載他們sleeping baby的照片.P&G將之包裝成為一個公關活動,得到很好的回響和曝光率.同時,Pampers的中國的銷售也因為這項活動的大大受惠.這個例子說明,UGC的力量是很大的,只要好好利用,不比在賣場的POPs差!

Pampers早安微笑之旅

Joan Lewis@P&G (Consumer and Market Knowledge Officer)的訪問

對於P&G,online marketing的策略在加深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及擴大內容(content)傳播的廣度.Social media對於P&G而言,更像是一種工具.一種協助他們了解消費者需求以及傳播內容的科技!P&G是如何處理它的digital marketing策略?我在做資料搜查時,剛好在Youtube找到一段Joan Lewis(P&G的Consumer and Market Knowledge Officer)針對P&G在digital marketing方面的訪問,內容非常精彩!以下是一些重點:




  • Social Networking:P&G對於social media的掌握仍然不足,現在所做的各種"tests"只是剛開始而已.他們重視的不是科技,而是從各種social media的活動中可以歸納出哪些趨勢.其中之一,是人們渴望連繫("relate to each other")的心比起以往更強烈,而新的科技則有助人們互相連繫!因此,Community (社群)對於消費者所起的作用比以前大很多.P&G要學習的是如何處理好"digital relationship with consumers".
  • Mobile:Mobile是digital marketing的核心.P&G的研究方向在於如何將shopping、buying和learning的經驗整合到mobile上面.他們觀察到有很多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也利用手機(或其他mobile devices)找尋產品資料、分享資料等.因此,P&G開發了很多以品牌為主,但為消費者提供和品牌/產品benefits有關的Apps.例如,可以讓父母記錄自己孩子成長的"My Baby Registry by Pampers" App(相關產品:Pampers 紙尿褲/尿片).可以讓消費者了解附近洗手間狀況的"SitorSquat" (相關產品:Charmin 衛生紙/廁紙).通過這些Apps找尋機會和消費者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

    (註:我將P&G的App和Unilever比較.明顯的,P&G更能掌握甚麼是consumer benefits,相信他們更有能力通過Apps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香港市場為例,無論是Lipton的"Lipton紅茶挑戰集中力"或者Pond's的"Pond's Bubble Fever"都是以遊戲為主,和consumer benefits一點關係都沒有.更遑論通過Apps來了解消費者需求.)

SitorSquat Mobile Apps
  • Speed:現在這個世界一切都變化的很快.除了經濟變化以外,消費者在變,而競爭者更是變得越來越厲害.因此,誰能掌握速度,也就能適應變化!Joan Lewis提出兩種做法來提升速度.一是,簡化企業內部的溝通,以增快事件決定的速度.二是,根據現在掌握的資料來推斷未來的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what we know today and what we can project forward with what level of confidence and how many degree of freedom we will have there).非常聰明的做法!當然包括digital campaigns的monitoring.P&G會以24小時為單位來monitor這些活動(太短沒有用!),從而學習如何加快決策的速度以及快速掌握消費者和市場變化的變化.
  • Community:P&G對於社群的想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We don't create the community, we add value to existing communities." 一些不同興趣的社群本來就存在,P&G需要做的是如何為這些社群增值.Joan Lewis舉了一個例子: Beinggirl.com是一個社群網站,讓少女們分享她們在長大時遇到的問題.網上並且有專家為她們提供意見、也有很多相關的資訊供她們參考等.同時,如果用戶有購買產品的需求,則將他們引導到相關的網站,將需求轉化成銷售!除了銷售以外,P&G在經營這個網站的同時也得到不少"好處".第一,他們能從用戶的對話和分享中得到不少有用的consumer insights.另外,對於他們的另一個計劃"Connect + Develop"而言,這些social conversations給了P&G很多有用的點子.(註:"Connect + Develop"計劃是一個很棒的計劃,我會在以後的文章分享.)

beinggirl.com
  • P&G's website:P&G在很多地方設立touch points e.g. Facebook, etc. 但是和消費者的engagement有很多層面,P&G也希望將在這些touch points上的social conversations引導到他們自己的網站上e.g. www.pampers.com等.因為,在他們自已的網站有更多的資訊和資源,可以和消費者作深入的互動,有助P&G增加對消費者的了解.(註:等於將不同的社交圈子的人流帶到一些專注於某個特別領域的社群.Filter一些雜亂無章的social conversations,而專注在和產品有關的conversation上,作法聰明!)
  • Vs Media Company:千萬不要做媒體公司!雖然現在要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越來越困難,很多廣告和活動都需要豐富的娛樂性才能吸引消費者.但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將自己變成媒體公司,沒有這個必要!(註:看到很多企業的Apps都以遊戲為目的,仿佛都忘了自己的本業是甚麼.很有同感!)
P&G@f-commerce

f-commerce是e-Commerce的變種.指的是"在Facebook裡"進行的電子商務.最早也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遊戲開發商Zynga和Playfish!相信大家都有玩過FarmVille、Mafia War等著名的facebook games.對於非遊戲類的公司而言,在Facebook開網店的做法比較新鮮.目前還沒有很多企業大規模的在做.因此,P&G的做法值得研究.



P&G電子商務的早期試驗

P&G早期的電子商務是和PFSweb合作的PGestore.com,PGestore.com對於P&G而言是一個學習電子商務的試驗品("living learning lab"),只賣P&G的產品,也獨立於Facebook和其他online retailer.在做"實驗"時,P&G試了哪些東西呢?根據PFSweb的CEO, Mark Layton, 他們試了不同的訂戶模式(subscription models)、交叉銷售(cross-selling capabilities)、關鍵字搜索廣告(targeted iMedia and search ads)以將社交媒體整合到網上商店(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media with the online store)等等.顯然P&G玩的很快心,也很痛快!


PGestore.com

Amazone Vs PFSweb

繼PGestore.com之後,P&G和Amazon合作在Facebook上開店,選擇了Pampers作為"試驗"產品.結果非常成功.居然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售出1,000包紙尿褲!(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從此開始了P&G的f-commerce之路.

最甚麼不沿用Amazon的Web Service呢?個人感覺,P&G用Amazon的原因在於學習.一來學習f-commerce的模式,二來學習將online store和Amazon整合在一起的效果.還記得2010年初時P&G宣佈和PFSweb合作開設PGestore.com網上商店的事嗎?當時負責的是Mr. Kirk Perry, P&G's Vice President, North America,他這樣談之間的合作:-

Ultimately, our goal in working with an experienced e-commerce business like PFSweb is to test concepts and programs that can be reapplied with all of our online retail partners in ways that exponentially grow consumer affinity for our brands and mutually increase sales for P&G and our retailer partners."

因此,我相信在合作的過程中,PFSweb對於P&G的態度非常開放.除 了在操作模式上盡量配合以外,最重要的是願意和P&G分享消費者的網上行為(digital footprint)以及將這些"學習"到的東西讓P&G的其他online retailers分享.這方面而言,Amazon就比較難說了!所以不難明白為甚麼當P&G決定在Facebook Page上開網店時,就直接找PFSweb了.因為簡單而言,PFSweb就是一家專門做網上零售的system integrator公司,它的配合度肯定比其他online retailers高.不過,話說回來,PFSweb也不是一間小公司.它在Nasdaq上市,並擁有約1100名員工!

f-commerce的開始

根據對P&G"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策略的了解,以及Joan Lewis對social marketing的解讀,我們不難了解為甚麼P&G看上Facebook.因為Facebook擁有大量的用戶,而且用戶之間的分享和交流非常 頻密.除了可以開拓自己的社群(Facebook Page)外,P&G還可以利用Facebook的科技將信息(content)分享到其他digital channels.同時,也能將traffic引導到它自己的網站和它的社群結合,產生良性的互動.

不過,如此一來,P&G不定非要在Facebook開店不可.它可以選擇將店開在自己的網站(將PGestore.com整合到一些產品的網站中)也行,為甚麼不這樣做呢?我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Facebook社群的凝聚力相當強大,在Facebook上的traffic不容易被引導到其他地 方.另外,可能它需要平衡其他網上銷售渠道的利益.最後,也就是可能P&G在Pampers的試驗中學到一些經驗,在Facebook裡開網店(所有活動不離開Facebook)比起在自己的網站銷售,效果來得更好!

除了以上的估計之外,在Social Commerce Today網站,作者Paul Marsden 將對f-commerce的觀察總結成一些數據供大家參考.為支持f-commerce的趨勢提供不少理性的"分析".非常非常實用!!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